别以为德国农业机械是厉害的!这个国家的农业科技更可怕!

在荷兰与比利时边境附近的土豆地里,荷兰农民雅各布·范登·伯恩(Jacob van den Borne)正坐在巨大收割机的机舱里,他面前的仪器面板看起来就像《星际迷航》中星际飞船“企业”号的操控装置。在距离地面3米多高的地方,他正在监测两个无人机器,分别是在田里游荡的无人驾驶拖拉机,以及正在空中飞行的四轴飞行器,后者可提供详细的土壤化学、水含量、营养以及生长数据,并测量每株植物乃至地下每个土豆的生长态势。

青贮饲料打捆机厂家告诉您:伯恩的生产数据证明了这种“精准农业(precision farming)”的巨大潜力。每英亩(约合0.4公顷)土豆地的全球平均产量约为9吨,而伯恩田地的产量超过20吨。同样引人注目的是,即便如此高产,伯恩的投入却非常低。大约20年前,荷兰人做出了“可持续农业”的国家承诺,其口号是“用1半资源生产出2倍的粮食”。自从2000年以来,伯恩和许多荷兰农民都减少了关键作物对水的依赖,减少幅度达90%。他们几乎完全放弃了在温室中使用化学杀虫剂的做法,自2009年以来,荷兰的家禽和家畜生产商已将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了60%。

图1:荷兰威斯兰德(Westland)农民住宅及其周围环绕的大量温室,荷兰已经成为农业创新领域的领导者,并为战胜饥饿开辟了新的途径


图2:威斯兰德已经成为荷兰的“温室之都”,大量人工照明给这里带来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。诸如此类的气候控制农场可以全天候种植作物

还有一个值得惊奇的理由:荷兰是个人口稠密的小国,每平方英里有1300多名居民。为此有人认为,要想发展大规模农业,荷兰几乎需要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其中。然而,荷兰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食品出口国,而其国土面积仅是美国的1/270。那么,荷兰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?

从空中可以看出,荷兰与其他粮食大国并无相似之处。在这些产粮国家,有许多密集耕作的田地,按照农业标准来看,大部分田地规模都较小,而且不时被繁忙的城市和郊区所隔断。而在荷兰的主要农业区,几乎没有成片的土豆地、温室以及养猪场,也没有深入天际的摩天大楼、生产工厂或城市扩张。全国超过半数的土地被用于农业和园艺。

看起来像巨大镜子的建筑在乡间伸展,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,而当夜幕降临时,诡异的室内灯光开始闪烁。事实上,它们是荷兰非凡的温室建筑群,其中有些占地达175英亩(约合70公顷)。这些可以控制气候的农场使距离北极圈仅1600公里的国家成为西红柿出口的全球领导者。荷兰也是世界上zui大的土豆和洋葱出口国,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国。在全球蔬菜种子贸易中,超过1/3的种子来自荷兰。

相关文章